人民日報 2020-02-18 08:24:52
“就是不戴!”日前網上熱傳的一段視頻顯示,在湖北一些公共場合,有人不戴口罩上街,被善意提醒后卻如此作答。此外,摘下口罩抽煙、隨地吐痰等行為也有發(fā)生,讓網友驚呼“迷惑”。
戴口罩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重要防線,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這是武漢將近一個月前就已出臺的剛性規(guī)定,具有法律效力。在當前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一些人無視規(guī)定,“放飛”自我,確實令人費解。
這種行為缺乏邊界意識。公共場合畢竟不是自家客廳,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在自家摘下口罩抽煙,妨礙不了別人,但在公共場合不戴口罩,不僅驚擾周圍,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利,對公共安全構成了威脅。
疫情當前,這些對自己和他人不負責任的行為,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也不只是道德命題,而是關乎原則問題,甚至涉嫌觸犯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疫情防控需要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盡可能筑實密不透風的防控墻,但個別人的我行我素,無異于在墻上鉆孔,很可能將所有人的努力付諸東流。
當事人背法而行,也許與不懂法有關,也許與心存僥幸有關,還有可能故意與公共安全作對。無論怎么原因,這種行為本身都是粗鄙的,也是危險的,更是該受到譴責的。
試想,那么多一線人員連夜作戰(zhàn),出生入死堅守陣地,一個城市、一個省份,乃至一個國家投入如此大精力戰(zhàn)疫,不就是希望早日取得勝利?即便無心幫忙,也不該存心添亂。有句話說得好:“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一個真正具有法治精神的現(xiàn)代公民,一定善于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特別在涉及公共利益時,更當克制沖動,釋放出應有的責任感。面對公共事件,我們該承擔什么?該如何盡到應盡的公民責任?這次疫情防控,也是我們每個人自我檢視的契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