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7 22:43:00
對于凍卵,不少人躍躍欲試,但國內的政策法規(guī)尚未放開未婚單身女性或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婦凍卵或冷凍胚胎。對此,記者采訪了多位未婚“凍卵”女性和業(yè)內人士,了解這一行業(yè)的現(xiàn)狀。
每經記者 金喆 陳晴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婦產科副教授張羽在知乎上開了一門課,主題是“時機:35歲前,要么生產,要么凍卵”。
“凍卵”,就是冷凍卵子,從母體里把卵子取出來冷凍保存,這樣可以阻止卵子隨著人體衰老,等到自己想生育的時再取出來使用。因此,這也被稱為是女性的“后悔藥”。
但在中國,只有已婚女性能享受“凍卵”服務。最近,有媒體報道稱,武漢同濟生殖醫(yī)學??漆t(yī)院(以下簡稱同濟生殖)拿到了國內首張未婚女性“凍卵”通行證,未婚女性“凍卵”話題再次引發(fā)熱議。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未婚“凍卵”女性和業(yè)內人士,進一步了解這一行業(yè)的現(xiàn)狀。
武漢同濟生殖醫(yī)學專科醫(yī)院大門口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凍卵”的概念在徐靜蕾、葉璇等女明星赴美凍卵光環(huán)的加持下不斷走熱。不少人認為,凍卵相當于購買了一份“生育保險”,更被徐靜蕾稱為“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藥”。
也有公司把凍卵作為女性員工的福利。去年,攜程宣布將在公司內部拓寬生育基金的內容與使用范圍,為中高級女性管理者提供10萬元至200萬元不等的費用,以及不超過7天的帶薪休假,使她們能享有凍卵等高科技輔助生育福利。而蘋果和Facebook三年前就宣布,女性員工若凍卵,公司最高可以為其報銷2萬美元費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對于凍卵,不少人躍躍欲試。人類生育的黃金年齡段是21歲至30歲之間,隨后便開始走下坡路,但國內的政策法規(guī)尚未放開未婚單身女性或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婦凍卵或冷凍胚胎:不孕夫婦冷凍卵子或胚胎,必須持有身份證、結婚證、準生證,這讓很多人不得不選擇跨境“凍卵”。
李思(化名)今年35歲,今年6月份剛剛去泰國“凍卵”。11月初,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自己平時打理家族企業(yè),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考慮結婚的事情。如此一來,父母操碎了心,催婚催生也成了家庭的日常。
“太難去說服長輩了。”李思說,沒有遇到理想的結婚對象,自己并不想倉促結婚生子。至于以后是否會結婚生子,自己目前也沒有想好。而“凍卵”可以緩解當前的家庭矛盾,讓自己和父母都暫時安心。“反正這也不是新鮮事,有很多明星已經做了。”
李思說,自已選擇了泰國的一家大型醫(yī)院“凍卵”,前后花了大約兩周時間。對于此次未婚女性“凍卵”事件引發(fā)熱議,李思認為,生育是女性個人的事情。“要不要生育,要不要保存(卵子),這是一個很私人的決策。”
32歲的李洋(化名)在大型汽車公司擔任要職,目前單身,看著身邊的好友一個個結婚生子,而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她既擔心錯過優(yōu)生優(yōu)育的年齡,又不想因為生育而“隨便”結婚,于是也在關注凍卵。“這事還是很敏感的,我也不想和周圍的同事討論,所以平時會在一些論壇上關注、了解,有些群也在討論這些事”。
李洋向記者展示了一個100多人的群,里面大多是打算做試管或者凍卵的女性,有些人會在里面?zhèn)魇诮涷?,也會分享一些相關文章給大家科普。“總覺得這塊業(yè)務不是很成熟,五花八門的中介機構,也不知道選哪家好。”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關注“凍卵”,國內也有醫(yī)療機構選擇“鋌而走險”。
醫(yī)院一樓大廳曾經展示的凍卵廣告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就此次同濟生殖向未婚女性提供“凍卵”服務事件,10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以患者身份前往醫(yī)院實地探訪。當記者向該院相關部門咨詢期間,多位女性來到醫(yī)院或者來電咨詢“凍卵”的相關事宜。
不過,李思是記者聯(lián)系采訪的對象中為數(shù)不多的愿意細聊的人,更多的受訪對象在了解了記者的采訪訴求后選擇了回避或拒絕。
國內越來越多的未婚女性希望“凍卵”,那么,相關的技術發(fā)展如何?實際上,直到2012年初,“凍卵”在美國還只是一項實驗性技術,沒有完全向臨床放開。2012年,在玻璃冷凍技術成熟后,女性選擇冷凍卵子的數(shù)量有明顯上升的趨勢。數(shù)據顯示,2009年美國“凍卵”女性475人,2015年達到6207人。根據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協(xié)會估算,2018年或達到78000人。
對于“凍卵”技術,廣州壹加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鮑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凍卵”技術并不是一項獨立的技術。這一技術伴隨著試管嬰兒技術存在,而在我國,試管嬰兒技術發(fā)展已經三十余年了。
據介紹,試管嬰兒技術包括對男女雙方進行身體檢查、女方促排、取卵和男方取精、授精等過程。而試管嬰兒技術的前半階段,即授精以前的過程,基本就是“凍卵”技術。
而在國內,大批中介公司提供跨境凍卵服務,費用并不便宜。李思說,自己此次就是通過中介公司搭線赴泰國“凍卵”,總共大概花費人民幣十萬元。其中,醫(yī)院內進行檢查、促排、取卵等費用合計大概四五萬元,此外還包括交通費、中介費用等。
除了此次凍卵的費用以外,李思還需支付卵子保存的費用。據她介紹,單顆卵子一年的保存費用大概幾百元人民幣,自己取了20顆卵子,一年的保存費用為人民幣數(shù)千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位在美國提供試管嬰兒服務的醫(yī)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想法可能會有變化,現(xiàn)在不想要孩子,未必以后不想要,但就目前的技術來說,凍卵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這些卵子生下孩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凍卵只是輔助生殖的第一步,而且不是每個取出的卵子都能用。后面還有卵子解凍、卵子受精、培養(yǎng)囊胚、PGS篩查,才到成功生下孩子,每一步都是艱難險阻的,充滿不確定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同濟生殖進行探訪時也曾被提示風險:一方面,取卵、促排會對女性身體造成一定傷害;另一方面,未婚女性“凍卵”,卵子難以100%復蘇,現(xiàn)在卵子復蘇成功率的平均水平為70%~80%。
雖然未婚女性對于“凍卵”存在需求,但我國并未開放未婚女性“凍卵”。據10月31日湖北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方面回應,《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guī)和條例規(guī)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卵子冷凍技術屬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范疇,以延遲生育為目的,為單身女性“凍卵”,違反了上述規(guī)定。
不過,對于未婚女性“凍卵”,國內早有爭議。根據界面新聞報道,公共衛(wèi)生治理中心執(zhí)行主任、美國德克薩斯州圣瑪麗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賈平認為,已經有一批經濟條件較好的女性的擇偶觀和生育權發(fā)生改變,這部分女性強調個人的生育自主性,即“我的身體我做主,卵子是我身體的一部分,生育權應當受到法律保障”。
事實上,2017年12月,原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也曾對單身女性生育權的相關問題進行答復。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官網顯示,原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曾回應稱,我國相關法律未否認單身女性的生育權,并注意到個別地區(qū)結合實際制定了有關規(guī)定。原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廣泛深入調查,加強研究論證,密切關注“冷凍卵子”等技術發(fā)展,積極做好可行性研究,審慎推進臨床應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切實保障單身女性的合法權益。
時隔兩年,未婚女性“凍卵”仍未放開,這背后有哪些原因?而相關政策完善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位于醫(yī)院三樓的湖北省生育力保存中心辦公室門口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未婚女性“凍卵”面臨著諸多社會問題。即使曾經表態(tài)可以為未婚女性提供“凍卵”服務,同濟生殖對于“凍卵”復蘇也設置了多項限制。10月31日,記者了解到,“凍卵”復蘇時,除了需女性本人與其合法丈夫持結婚證一同前往以外,還特別提出,“凍卵”不能轉移出醫(yī)院。“如果你拿出去給別人代孕,我怎么知道呢?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位于同濟生殖的湖北省生育力保存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鮑磊認為,大齡未婚女性不要太高估自己的生育能力,最好還是在30歲以前解決生育問題。另外,“凍卵”的仍是少數(shù)群體,對于未婚女性“凍卵”,希望相關政策能考慮這少部分人的特殊需求,逐步完善配套政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