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5-12-21 15:41:49
12月17日,七喜控股發(fā)布公告稱,分眾傳媒的借殼重組方案已獲得證監(jiān)會通過,這也意味著,分眾傳媒成為首個從美股退市,再登陸A股的上市公司。
原標題:分眾傳媒457億元借殼重生 大洋兩岸市值差距13倍
2005年,分眾傳媒赴美上市時,恐怕連公司董事長江南春也沒想到,時隔十年,公司會再上市,只不過,這一次是登陸A股市場。
12月17日,七喜控股發(fā)布公告稱,分眾傳媒的借殼重組方案已獲得證監(jiān)會通過,這也意味著,分眾傳媒成為首個從美股退市,再登陸A股的上市公司。公告一出,七喜控股當日漲停。
事實上,自披露重組計劃以來,七喜控股的股價也水漲船高,截至12月18日,公司股價為52.57元/股。如果按此收盤價計算,交易完成后,公司總股本41.16億的市值高達人民幣2163.78億元。這與2年前,分眾傳媒從納斯達克退市時相比,已然暴漲了13倍有余。
而作為分眾傳媒的創(chuàng)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江南春的身價也一躍飆升至人民幣536億元。
回溯2003年,分眾傳媒成立之初投資總額僅為45萬美元,按照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約372.47萬元。隨后,在“靈魂人物”江南春的推動下,分眾傳媒的雪球越滾越大。
期間分眾傳媒歷經(jīng)了赴美上市時的意氣風發(fā),兼并潮中的瘋狂膨脹,迅速成長為納斯達克上的中國“傳媒第一股”,而后又從金融危機時的搖搖欲墜,私有化過程中的明槍暗箭中一路走來,直至2015年回歸A股,江南春用十年的時間體驗了中概股的個中滋味。
本篇報道將對分眾傳媒的轉(zhuǎn)板歷程做出深度解讀:十余年間,在這場資本游戲中,江南春是如何打怪升級刷經(jīng)驗的。
江南春身價
飆升至536億元
2015年,中概股掀起了回歸A股的狂潮。據(jù)《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今年以來,已有32家中概股公司先后收到了私有化要約,這一數(shù)字超越2010年至2014年的總和。
知名經(jīng)濟評論家葉檀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中概股在中美兩國的估值相差太遠,同時中國企業(yè)在美國上市時所需的金錢、時間、風險、政策等一系列成本明顯高于國內(nèi),所以在未來的幾年內(nèi),中概股回歸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不過,對于首個從美股退市又成功轉(zhuǎn)板的中概股來說,分眾傳媒一路走來可謂命運多舛,曾有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中概股回歸三步走:私有化、拆VIE、國內(nèi)掛牌,每一步都隱藏風險,而分眾傳媒幾乎把各種風險都嘗了一遍。
即使是在登陸A股的前夕,分眾傳媒還上演了一場“備胎救場”的“狗血”戲。
事實上,七喜控股并不是分眾的首選,一直以來,分眾中意的都是高溫硅橡膠行業(yè)的宏達新材,2014年12月份,宏達新材宣布籌劃重大資產(chǎn)重組開始停牌,而此前,坊間早有分眾傳媒借殼宏達新材的“消息”流傳。同年5月20日,已經(jīng)停牌半年的宏達新材宣布,公司將向FMCH支付人民幣49.3億元,同時向分眾傳媒其它股東以7.33元/股的價格,發(fā)行54.4億股股票,收購分眾傳媒100%股份,坐實借殼傳言。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關鍵時刻宏達新材卻“攤上事”了。今年6月17日,宏達新材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信息披露涉嫌違法,證監(jiān)會決定對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朱德洪予以立案調(diào)查。
隨后,分眾傳媒為撇清關系,及時做出“此次涉案與重組無關”的公開表態(tài);8月31日,宏達新材宣布:分眾傳媒?jīng)Q定行使其終止權(quán),各方已簽署《終止協(xié)議》。
眼看著分眾傳媒“煮熟的鴨子飛了”,彼時,業(yè)內(nèi)人士也對分眾傳媒“另尋新歡”再上市表示擔憂。萬萬沒想到,事情再一次出現(xiàn)了戲劇性的轉(zhuǎn)折,幾個小時以后,分眾傳媒不慌不忙拋出B計劃:借殼七喜控股。
8月31日晚間,七喜控股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擬置出全部資產(chǎn)及負債與分眾傳媒全體股東持有的分眾傳媒100%股權(quán)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其中分眾傳媒置入資產(chǎn)作價457億元,七喜控股置出資產(chǎn)作價8.8億元,兩者差額448.2億元將由公司向FMCH支付現(xiàn)金49.3億元,同時以10.46元/股的價格,向分眾傳媒其他股東發(fā)行38.14億股公司股份購買。
然而,七喜控股并沒有一擲億金的資本,所以關于49.3億元的現(xiàn)金部分,公司計劃以11.38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人非公開發(fā)行募集資金,募資總額不超過50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MediaManagement(HK)公司將持有七喜控股公司股份10.2億股,持股比例達24.77%,成為公司控股股東,而江南春100%控股該公司。
12月17日,七喜控股發(fā)布公告表示,公司于12月16日收到證監(jiān)會關于借殼重組一事的核準批復,這也意味著分眾傳媒借殼上市正式進入正式實施。
而此時大家最關心的是,分眾傳媒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妖股”?據(jù)《證券日報》記者粗略統(tǒng)計,按照12月18日收盤價52.57元/股計算,公司市值已高達2163.78億元,這與2年前從納斯達克退市時的26.46億美元(按照當時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約為161.98億元)相比,暴漲了13倍。而江南春的身價也水漲船高,一躍飆升至536億元。
對此,葉檀認為,未來中概股還能否保持高收益,關鍵取決于兩點,一是回歸數(shù)量,如果一個企業(yè)回歸就被爆炒,就意味著對已經(jīng)回歸的中概股總是擁有稀缺的溢價;二是中概股的風險,這取決于回歸后中概股的問題是不是會暴露,或者會不會‘同流合污’。
分眾傳媒
上市之初瘋狂并購
眾所周知,市值被低估一直是中概股心里不可言說的痛。而回溯21世紀初,中國企業(yè)剛剛開始赴美IPO時也曾受到熱捧,彼時中概股在美國何等風光。
2005年,有“中國傳媒第一股”之稱的分眾傳媒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并創(chuàng)下中概股融資規(guī)模近1.72億美元的全新紀錄。
“江南春堪稱分眾傳媒的靈魂人物,他不但投資眼光超前,而且還是資本運作的高手。”一位接近分眾高層的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江南春原來的主業(yè)是代理IT廣告,直至2002年才開始投資樓宇廣告,并在2003年創(chuàng)立分眾傳媒,隨后2年,他總共獲得了近5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2004年他通過全資子公司JJMedia在英屬維京群島(后地址變更為開曼群島)設立FocusMediaHoldingLimited(以下簡稱:FMHL),隨后,F(xiàn)MHL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FocusMedia(China)HoldingLimited(以下簡稱:FMCH),同年6月份,F(xiàn)MCH又設立了分眾傳媒,并持有分眾傳媒100%股權(quán),完成搭建VIE架構(gòu),謀求赴美上市。
彼時分眾傳媒可謂意氣風發(fā),上市三個月后,江南春就邁出了并購征途的第一步。2005年10月份,分眾傳媒以1.8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框架媒介Framedia,后者是彼時國內(nèi)最大的電梯平面媒體;2006年1月份,公司又以3.25億美元的高價并購了國內(nèi)第二大樓宇視頻媒體運營商聚眾傳媒,這也奠定了分眾傳媒在樓宇廣告市場上的“霸主”地位;同年3月份,公司出資3000萬美元,收購了手機廣告商凱威點告,成為進軍手機廣告行業(yè)的標志;同年8月份,公司宣布收購影院廣告公司ACL,并更名為分眾傳媒“影院網(wǎng)絡”;2007年3月份,公司以2.9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好耶,此舉也被外界看作是分眾進軍互聯(lián)網(wǎng)的門票;同年12月份,分眾傳媒斥資1.68億美元收購璽誠傳媒。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當時江南春的口頭禪一度是“約他們出來談談價格,把他們收了”。據(jù)《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5年上市以來,分眾傳媒先后并購了60多家公司,耗資共約16億美元,形成了包括商業(yè)樓宇聯(lián)播網(wǎng)、電梯框架海報網(wǎng)絡和賣場終端聯(lián)播網(wǎng)在內(nèi)的三大核心業(yè)務模式。
不過,也有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在分眾傳媒這一系列的并購案例中,只有Framedia和聚眾傳媒的收購是比較成功的,后來大部分偏離了主業(yè),可以算是盲目的擴張。
對此,江南春表示,2007年是分眾
傳媒并購征途的分水嶺,“我們(2007年)之前的收購都是非常成功的,包括樓宇賣場的框架業(yè)務,至今都是公司主業(yè)之一,也鑄就了分眾今天在生活圈、媒體圈的主力產(chǎn)品線。但是2007年之后,在高市值的情況下,我們就開始思考,樓宇廣告本身具有局限性,再發(fā)展五年、十年后,一旦觸及到行業(yè)的天花板了,我們該如何突破?當時公司的計劃是從DigitalAudio數(shù)字化戶外媒體,轉(zhuǎn)型成為一個純數(shù)字化媒體集團,于是,我們就展開了新一輪偏離主業(yè)的收購,為日后公司的發(fā)展埋下了一系列隱患。”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