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證券市場第一案”開審 汪建中否認故意操縱市場
2010-10-29 01:25:32
每經(jīng)記者 湯白露 發(fā)自北京
昨日(10月28日),北京首放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首放)執(zhí)行董事汪建中,因涉嫌操縱市場罪,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起訴書顯示,汪建中“操縱證券市場,情節(jié)特別嚴重”,觸犯了刑法,構成操縱證券市場罪。
而汪建中本人在陳述時稱,主觀上沒有故意操縱市場,“我只是在常年短線交易技巧的基礎上,利用公司推薦部分股票信息而已?!?br/>
截至《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發(fā)稿,庭審結果還沒有出來。
“操縱證券市場第一案”
汪建中案已持續(xù)兩年多,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其間曾兩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各半個月,并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兩次。
據(jù)《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了解,法院在偵查期間,把汪建中案初步定為“操縱證券市場,情節(jié)特別嚴重”。這例案件也被業(yè)界稱為“中國操縱證券市場第一案”。
在2003年證券市場最低迷之際,每周一上午股市開盤,股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首放公司于上周五推薦的股票,在滬深兩市的千余家股票中,總是位居漲幅排行榜前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首放公司推薦的股票幾乎周周上榜。
一時間,汪建中名聲大噪。此時,他管理的資產(chǎn)上億元,他的各種行為引起了證監(jiān)部門關注。
檢察機關指控,汪建中在擔任首放公司負責人期間,于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間,開立了多個證券賬戶。采取先行買入相關證券,后利用公司名義在媒介上推薦該證券,人為影響交易價格,并在上述信息公開后馬上賣出,獲取個人非法利益。
檢察機關認定,2007年1月9日至2008年5月21日間,汪建中利用他實際控制交易的9個證券賬戶,采取上述方式,交易股票名稱為工商銀行、中國聯(lián)通等38只股票,操縱證券市場共計55次,累計買入成交額52.6億余元,累計賣出成交額53.8億余元,非法獲利共計1.25億余元歸個人所有。
2008年10月23日,證監(jiān)會對汪建中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25億元、罰款1.25億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私募人士解讀關鍵點
針對汪建中上述長達8年的證券買賣行為,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進行了詳細解讀。
其一,北京首放增資擴股,汪建中個人的持股比例不變?!案鶕?jù)我個人判斷,這筆資金從100萬元兩年不到就擴大到1000萬元,里面有問題。”上述私募人士指出,從實際情況判斷,汪建中憑個人能力很難在兩年時間內(nèi)賺回這么多現(xiàn)金。另一種可能是,這筆資金主要來源于代客理財所募集的資金。
其二,汪建中從股票交易中獲得的1.25億元,很可能是代客理財募集的共同資金所產(chǎn)生的股票交易利潤。
其三,在被沒收的1.25億元資金中,很可能將影響到被代客理財?shù)目蛻簟?br/>
其四,汪建中以及北京首放公司在這次操縱證券案中,獲得的投資回報率約為130%。其實并不算高。最關鍵的問題在于,由于是代客理財,資金來源存在很大的謎團,“估計幕后有更多蹊蹺,只是目前尚未進一步明朗。”
爭辯:法院應如何定罪?
該私募人士表示,這個案件的核心問題在于,汪建中應該定罪為證券欺詐還是個股操縱?!霸谖铱磥?,定罪為證券欺詐罪更為合適?!?br/>
在法院的偵查過程中,汪建中本人對被初步定為涉嫌證券操縱罪表示反對。他聘請的代理律師高子程在陳述時辯稱,汪建中當時的資金量只有幾百萬到幾千萬元,所推薦的那些股票都是超級大盤股,交易總額在幾百億元以上。根據(jù)公安部及檢察院有關規(guī)定,交易量達到股票總交易量的30%,才可認定為市場操縱,而他實際的交易量還不到1%。
如需轉(zhuǎn)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lián)系電話:021-60900099轉(zhuǎn)688
每經(jīng)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