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09-08-28 10:40:17
9月份,市場將迎來今年最大一輪資金釋放高峰,預計解凍的流動性將達到1.28萬億元,較8月份猛增50%。
在1.28萬億元中,公開市場仍是資金釋放的主要渠道。9月,公開市場到期釋放資金量累計為1.07萬億元,比8月份增加了3500億,為年內最高到期量。此外,債券到期兌付逾2000億元。
央行票據(jù)集中到期是9月公開市場到期量大增的主要原因。9月,到期央行票據(jù)量高達7770億元,比8月份增加了60%。
從資金釋放的節(jié)奏上來看,9月份前三周釋放的資金量最大,均在2600億元之上。其中,第三周最高,達2850億元。
統(tǒng)計顯示,9月公開市場到期量原本就高。因為,去年發(fā)行的央行票據(jù)中有4170億元就集中在今年9月到期,占了到期量四成。而由央行主動平滑移動的到期資金量,占比則將下降至61%,較8月下降16個百分點。
這表明,大規(guī)模平滑移動流動性雖然還是公開市場操作的主流,但是在強調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其力度已有所收斂。同時,8月公開市場操作結果也顯示,央行繼續(xù)向市場凈投放資金,只是投放量較上月減少650億元,降至980億元。
不過,始于7月的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微調,對于未來數(shù)月資金釋放的影響還是不容忽視。
業(yè)內分析人士稱,公開市場微調主要側重于糾偏,恢復貨幣市場正常的利率體系,雖然目前已暫告段落,但是央行對于流動性的適時調控仍將繼續(xù)貫穿在今后的公開市場操作之中。
總體來看,由于目前的調控手段尚屬溫和,這使資本市場所處的貨幣環(huán)境仍然寬松。特別是在缺乏大盤新股發(fā)行的背景下,銀行間流動性充裕,主動融出資金機構占據(jù)主流;銀行間市場7天回購利率水平已由最高的2.15%,降至1.3%附近,機構獲取資金的成本依舊低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