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4 13:49:28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彭水萍
10月24日,信達澳亞基金(以下簡稱信澳基金)發(fā)布旗下部分基金今年三季報,馮明遠管理的4只基金在列。從季內公布的股票持倉占比來看,截至三季度末,信澳研究優(yōu)選的股票資產占凈值比略有下降,其他三只基金的股票資產配置占比均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內,馮明遠維持了電子半導體行業(yè)的持倉比重,在重倉股的配置中,兆易創(chuàng)新、順絡電子、恒玄科技等在其在管基金當中持倉市值居前。此外,各只基金的重倉股中也有不少新進入的標的,如信澳新能源產業(yè)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出現長川科技、華勤技術、安集科技等個股??傮w來看,4只基金季內業(yè)績均在9%以上,但部分產品也在季內出現了凈贖回。
無論是投資科技還是傳統新能源賽道,對于三季度的A股而言,市場情緒持續(xù)低迷,盡管季度末有所反彈,但重倉科技線依然在業(yè)內分歧很大。不過,對于一些專門布局科技投資的公募基金來說,有的依然在季內重點加倉進行了布局。
信澳基金旗下馮明遠便是業(yè)內關注科技成長投資的明星經理之一,從10月24日公布的馮明遠在管基金三季報來看,電子半導體行業(yè)依然是他重點配置的領域,且多只產品股票倉位有所提升。
截至三季度末,馮明遠在管4只基金分別是信澳智選三年、信澳領先智造、信澳研究優(yōu)選以及信澳新能源產業(yè)。其中,除了信澳研究優(yōu)選在季末統計的股票持倉占比小幅低于二季度末外,其他3只基金均有所提升。
信澳研究優(yōu)選三季報十大重倉股(來源:Wind)
當然,股票資產的占比提升并不代表基金規(guī)模的增長,記者注意到,信澳領先智造、信澳新能源產業(yè)的三季度末基金份額總額較期初有所減少,顯示季內出現凈贖回的情形。但就基金經理的持倉來看,很多前期重倉品種得到加倉,并且不少新的個股進入前十大重倉股名單。
信澳領先智造三季報十大重倉股(來源:Wind)
信澳新能源產業(yè)三季報十大重倉股(來源:Wind)
以信澳智選三年為例,三季度末統計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有6只為新進重倉品種,包括恒玄科技、長川科技、華勤技術等,其中涉及半導體方向的個股居多;同樣還有像信澳新能源產業(yè),新進重倉了電連技術、安集科技、同花順等5只個股,投資方向也側重電子半導體等。
信澳智遠三年三季報十大重倉股(來源:Wind)
基金經理馮明遠在多只在管產品季報總結中提到,季內維持了電子半導體行業(yè)的持倉比重,在他看來,中國半導體行業(yè)經歷近兩年的行業(yè)去庫及跌價階段,當前芯片價格及庫存水平均已回到均衡狀態(tài),未來行業(yè)有望呈現溫和復蘇狀態(tài)。此外,對于計算機行業(yè)來說,2024年前半年經歷了大幅下跌,部分優(yōu)質公司的估值已經具備一定吸引力。
熟悉馮明遠過往投資經歷的都知道,他在新能源產業(yè)的布局曾為其創(chuàng)下業(yè)績佳話,但就目前的持倉來看,至少從三季度的重倉股來看,已經很少出現類似鋰電、光伏、新能源車等行業(yè)個股。而從目前的業(yè)績表現來看,相對比較基準也仍有差距。
今年第三季度,馮明遠管理的4只基金均實現超9%以上的收益率,但是對比業(yè)績比較基準卻全部跑輸。信澳新能源產業(yè)季內凈值增長率9.49%,業(yè)績比較基準收益率13.84%,相差4.35個百分點;信澳智遠三年持有期混合C季內凈值增長率9.33%,跑輸同期業(yè)績比較基準收益率5.83個百分點。
觀察這些基金的比較基準不難發(fā)現,普遍包含寬基指數,例如中證800、中證500以及滬深300等,但從其重倉股的配置來看,普遍集中在了半導體科技線,盡管前述指數涉及部分半導體個股,但從行業(yè)指數的走勢來看,Wind統計顯示,半導體指數的季內漲幅不及中證500及中證800。
盡管如此,季內也有部分機構資金增持了馮明遠旗下的部分基金,例如信澳研究優(yōu)選,季報數據顯示,有報告期內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機構在季內進行了申購,疊加季初的份額,期末的持有基金份額比例提升至21.77%。
馮明遠表示,當前階段,美元利率仍在階段性高位,全球地緣政治、軍事沖突不斷,對中國的科技、制造產業(yè)提出了挑戰(zhàn),全球化模式出現了分歧,作為全球制造業(yè)工廠的中國經濟也受到了相應的沖擊。在當前不利的全球宏觀環(huán)境下,尋找并持有能夠積極應對新變化、新沖擊的優(yōu)秀公司,希望能夠與優(yōu)秀的公司一起穿越周期。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086706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