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06 23:07:11
這是今年7月首批5個城市獲批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后,公布的首份實施方案。
每經記者|余蕊均 每經實習記者|劉雅玲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繼續(xù)釋放重要信號。在9月5日舉行的“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論壇”上,《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正式發(fā)布。這也是今年7月首批5個城市獲批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后,公布的首份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北京將全面實施“消費新地標打造行動、消費品牌矩陣培育行動、數字消費創(chuàng)新引領行動、文旅消費潛力釋放行動、體育消費質量提升行動、教育醫(yī)療消費能級提升行動、會展消費擴容提質行動、現代流通體系優(yōu)化升級行動、消費環(huán)境新高地創(chuàng)建行動、消費促進機制協(xié)同保障行動”十大專項行動。
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表示,將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培育建設,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拉動北京在全球城市競爭力排名顯著提升,同時在全球消費的帶動力、輻射力、引導力、創(chuàng)新力方面顯著增強。
根據方案,“消費新地標打造行動”被放在首要位置,通過打造優(yōu)勢互補、特色凸顯的消費地標,全力提升“北京消費”的全球吸引力。
具體路徑包括,依托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推動王府井商圈“商業(yè)+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依托華貿購物中心、國貿商城、北京SKP等商業(yè)綜合體,加快形成千億級國際化商圈;依托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加強免稅店、跨境電商體驗店等商業(yè)布局等。
以北京SKP為例,數據顯示,2020年的銷售收入為177億元,超越英國哈羅德,問鼎“世界店王”。同時,其國際品牌首發(fā)率已達到38%,有能力為北京帶來國際時尚消費“零時差”。
同時,北京還將實施“消費品牌矩陣培育行動”,力爭到2025年,吸引國際國內品牌在京開設3000家以上首店、創(chuàng)新店、旗艦店,“北京老字號”認定總數達到230家左右,打造10個左右老字號聚集區(qū),孵化100個以上新消費品牌。
在“文旅消費潛力釋放行動”中,將發(fā)揮文化和旅游資源優(yōu)勢,推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文旅消費產品。推動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博物館之城”、“書香京城”,培育“紅色旅游”品牌。設計開發(fā)精品旅游線路,實施“漫步北京”“暢游京郊”“點亮北京”計劃。
在“體育消費質量提升行動”中,將抓住冬奧契機,打造全球頂級賽事聚集地和冰雪項目消費目的地。打造“中網”“北馬”城市名片,支持國際雪聯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杯等高水平國際國內體育賽事在京舉辦。
此外,教育醫(yī)療、會展、物流等也被納入專項行動。其中,“現代流通體系優(yōu)化升級行動”明確將推動建設市內免稅店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qū),增加離境退稅商店數量,培育優(yōu)質買手團隊。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費市場發(fā)展的制高點,也是全球消費發(fā)展的風向標。德勤中國副主席施能表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實質就是“消費國際化”和“國際化消費”,主要體現在消費客群升級、消費品牌引進與孵化兩個維度。
他表示,北京消費發(fā)展空間巨大,應從發(fā)展存量品牌,引進國內外其他優(yōu)秀品牌,建設新品牌孵化生態(tài)圈以及幫助品牌深耕國內市場、進軍海外市場等方面持續(xù)發(fā)力。
北京市政協(xié)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李志起則表示,北京在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中心城市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特別是在品牌供給、消費集聚、國際引領方面。
他指出,在用好政策方面,應大力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國際展銷中心建設,完善發(fā)展免稅經濟與服務監(jiān)管政策,爭取讓消費者在北京能“購遍全球”,讓北京成為京津冀地區(qū)不可代替的消費樞紐,同時,要努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huán)境,舉辦國際高水平賽事和活動,增強國際消費吸引力。
遼寧大學新華國際商學院院長霍偉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每個城市的發(fā)展路徑不一樣,一方面需要結合本地資源形成消費特色,同時還得從供給端促進消費產品升級。“除了硬環(huán)境以外,也需要注重打造軟環(huán)境,應該和一個城市的文化結合起來,形成包容的消費文化。”他說。
根據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在本次服貿會期間發(fā)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理論、政策與實踐》報告,全球140個最大的消費城市人口占全球13%,貢獻了超過33%全球消費市場份額、超過36%的GDP。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形成與所在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特別是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中等收入人群等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也跟該國的消費產業(yè)結構、特別是服務業(yè)密切相關。
2020年,北京的社消零總額達到1.37萬億元,僅次于上海。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中國正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國家邁進,城市化水平超過了60%,已經形成了4.5億以上的中等消費人群,中國建設消費中心城市正當其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