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6 19:57:53
全國流感患病人數大幅下降,可威獨木難支。東陽光藥還有什么產品可以接力?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文多
一場前期癥狀與流感高度相似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流感之王”東陽光藥(01558,HK)逼上業(yè)績困局。7月下旬,東陽光藥發(fā)布盈利預警:因為核心產品“可威”上半年銷售下滑,初步估算集團半年度的股東應占溢利將同比減少約35%~45%。
東陽光藥發(fā)布公告后,交銀國際將公司評級從“買入”降為“中性”,目標價從18港元降至14.7港元。今年以來東陽光藥的股價持續(xù)走低,前7個月市值縮水約五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fā)現,可威是支撐東陽光藥股價的絕對引擎,疫情期間,全國流感患病人數大幅下降,可威獨木難支。其他被東陽光藥列為“核心產品”的4種藥物收入貢獻度低,在研項目里也沒有短期內能業(yè)績爆發(fā)式增長的重磅品種。
陷入業(yè)績增長困局的東陽光藥何去何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采訪上市公司了解更多情況,但多次撥打公開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奧司他韋是治療流感的標準藥物,由羅氏研發(fā),可威是東陽光藥仿制藥奧司他韋的商品名。每年冬、春的流感高發(fā)季,是可威的銷售旺季,2017和2018年流感盛行期間,奧司他韋斷貨時常見諸媒體報道。
過去幾年,可威是東陽光藥業(yè)績和股價的支柱。2017~2019年,可威顆粒和膠囊的銷售收入從14億元增長到59億元,對應的占上市公司總營收比重也從87.49%提升到95.41%。而在今年初以前,東陽光藥上市4年以來股價翻了4倍多。
但是,今年的情況因新冠病毒變得不尋常。根據國家衛(wèi)健委官網發(fā)布的《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2020年3~6月,全國流行性感冒發(fā)病數分別為21696例、15396例、16974例和15640例,而在2019年同期的數量分別為358757例、299939例、197729例和141202例。對比可知,2020年3~6月全國流行性感冒發(fā)病人數只有2019年同期的6.99%。
流感發(fā)病人數驟減,東陽光藥作為國內奧司他韋份額最大的企業(yè)首當其沖。作為抗病毒明星藥物的可威,又為何會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遭遇銷售滑鐵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冠疫情治療初期,奧司他韋曾被列入診療方案推薦化學藥品信息一覽表,但在后期國家衛(wèi)健委編寫的標準診療方案版本中,未見奧司他韋的身影。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陳鑫偉撰文解釋稱,本次新冠病毒沒有神經氨酸酶,奧司他韋對它無效。
東陽光藥也在公告中解釋,由于在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國內人口流動性降低,醫(yī)院的診療活動數量、處方量及藥品銷量也隨之下降。集團核心產品可威為主要于等級醫(yī)院銷售的處方藥,其銷售量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下降。
對于東陽光藥的盈利“警報”,交銀國際發(fā)布研報表示“低于預期”,并指出可威競爭格局嚴峻,羅氏創(chuàng)新流感藥Xofluza上市及原研藥專利到期構成威脅,預計2020/21/22年可威銷售額同比變動-28%/12%/14%,產品單一化隱憂持續(xù)。同時,交銀國際調低對東陽光藥的盈利預測,評級從買入降為中性,目標價從18.00港元降至14.70港元。
盈利預警公告發(fā)布后,東陽光藥股價觸及一年以來的最低點。年初至今,則已幾近腰斬。截至8月6日收盤,東陽光藥股價報收11.48港元,跌幅3.04%。
東陽光藥在2015年登陸港交所,憑借流感藥物可威獲得市場追捧,疫情下可威獨木難支,其他產品銷量跟不上,東陽光藥的短板就暴露出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2019年底,東陽光藥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的藥品有12個品種,納入《醫(yī)保目錄》的有17個。但除了可威以外,其他被東陽光藥列為核心品種的藥品收入規(guī)模都不大,合計占總營收的比重不到10%,部分品種還出現銷售下滑的情況。
2017~2019年,東陽光藥在年報中披露了爾同舒、歐美寧及琳羅星三種藥品的收入。如下圖所示,爾同舒和歐美寧過去兩年收入幾乎原地踏步,欣海寧則在2019年出現收入下滑(如下圖)。
單位:億元 制圖/金喆
從上圖可知,東陽光藥的現有產品里,最有競爭力的僅??赏?,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是,可威也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顯示,國內已有羅氏制藥、東陽光藥、上海中西三維藥業(yè)有限公司3家企業(yè)獲得奧司他韋的生產批文,奧司他韋的膠囊、干混懸劑方面各有7家企業(yè)遞交上市申請,其中還包括進口仿制藥,整體看來,可威國內市場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由此可見,東陽光藥也在期待下一個像可威這樣競爭力十足的重磅品種。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查詢了解到,公司31個創(chuàng)新藥項目分布在抗感染、抗腫瘤、內分泌和代謝、消化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還有5個品種暫未確定治療領域。其中,磷酸依米他韋進度最快,預期在今年下半年獲批上市;伏拉瑞韋膠囊正在進行三期臨床,甲磺酸莫非囊定膠囊完成二期臨床;還有14個品種還未開展臨床。除此以外,東陽光藥還有45個仿制藥和1個改良型新藥在研發(fā)中。
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基金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他對東陽光藥的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思路看不懂。
東陽光藥去年曾斥資16.26億元,收購關聯公司名下的27個仿制藥的知識產權。彼時,東陽光藥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公司會從三個維度考慮藥的價值——首先是這個藥過往兩年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然后是上市以后可以在國內拿到的市場份額;此外還包括上市以后藥物的單價。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27個仿制藥中,5個心血管藥物在國內均有超過30個廠家申報,產品已獲批準上市的廠家也超過3家;8個抗病毒藥物中,一半在國內有超過30個廠家申報;剩下的泌尿系統(tǒng)、內分泌/代謝和神經系統(tǒng)藥物也都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今年上半年,東陽光藥從廣東東陽光藥業(yè)收購的恩替卡韋片(0.5mg及1mg)、艾司奧美拉坐鎂腸溶膠囊(20mg及40mg)、奧氮平口崩片(5mg)和利格列汀片(5mg)相繼獲批上市,均為競爭相當激烈的品種,即將開展的第三輪藥品集中采購也為這些仿制藥帶來不確定性。而在今年1月的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東陽光藥及相關公司的奧美沙坦酯片(片劑20mg*28片,價格17.08元/盒)、福多司坦片(片劑0.2g*20片,價格13.08元/盒)和鹽酸莫西沙星片(片劑0.4g*3片,價格6.66元/盒)中標,降價幅度超過70%。
面對近80個龐大的產品研發(fā)管線,東陽光藥將如何取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采訪東陽光藥,多次撥打公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