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08 18:28:41
“政府在增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有的返投比例已經推高到1:3,所以來投資的人越來越多了?!苯沼浾攉@悉,從去年開始,產業(yè)資本的資金來源中開始較多出現(xiàn)個人LP。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這是政策調控的結果,本質上是風險偏好較低的資金正在向風險偏好較高的資金管理方靠攏。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對于想賺快錢的個人LP而言,參與政府引導基金的募集顯然見效很慢。正因如此,個人投資者往往在政府引導基金的募集體系中缺席。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近發(fā)現(xiàn),有的基金小鎮(zhèn)所在地地方政府給予個人LP近“1:3”的返投比例,極大促進了當?shù)貍€人LP的參與熱情。
有分析人士指出,個人LP轉向政府引導基金、母基金等渠道間接進行股權投資,既是低風險偏好資金的抱團之需,同時也為有產業(yè)矩陣協(xié)同發(fā)展的企業(yè)主提供了更多低成本融資的機遇,還為地方產業(yè)資本匯聚更多民間資本創(chuàng)造了可能。
今年以來,來往北方某基金小鎮(zhèn)的“有錢人”比往年多了不少。據(jù)小鎮(zhèn)內的某政府引導基金投資負責人阿力(化名)介紹,年前市里給了創(chuàng)投政策,小鎮(zhèn)內光孵化的投資機構就有十來家,“政府在增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有的返投比例已經推高到1:3,所以來投資的人越來越多了”。
阿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小鎮(zhèn)經營的基金大多帶有政府引導基金的成分,由于投資周期長、收益見效慢,已經很長時間成為政府獨唱的“一臺戲”??蓮娜ツ觊_始,陸陸續(xù)續(xù)有民營企業(yè)的老板開始與之接觸,希望能與政府合作進行產業(yè)投資。
“一般都是政府配資的形式,我們負責牽線搭橋。民營老板過來問的,最多的就是返投比例能到多少。”阿力表示,政府是有招商引資需求的,但囿于此前多處于1:1.5、1:2,對游說個人LP參投的吸引力不強,再加上對當?shù)厮^“好項目”的公證力度不夠,很多投資人寧愿觀望。
記者了解到,在全國多地實行地方產業(yè)振興的過程中,政府引導基金往往會起到關鍵性作用。但據(jù)阿力描述,實際上各基金在吸納了財政資金、央企資本之后,往往還是有一定的缺口存在且較為普遍。“此時如果地方政府愿意配資,則允許再給予20%~30%的補貼,然后用總規(guī)模的40%~50%返投給出資人。”
簡單說就是政府做信用背書,是以一定比例伙同投資人一起出資,在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項目投資。對此,上海國際創(chuàng)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創(chuàng)投)投資合伙人陳海軍對記者表示,單純追求財務效益的投資對當下很多企業(yè)老板來說并不是一件有遠見的事情,更多還是出于對產業(yè)效益的看重。“疊加政府的配資,然后鎖定一個項目進行專投,兩方需求都得以保障,所以不排除會有更多的個人LP跟進。”
如此一來,政府引導基金就具備了杠桿屬性。如前所述,有的返投比例推高至1:3,即投資人出1億元,當?shù)卣畷o予3億元的配資,且一般定向配資。這極大促進了個人LP的產業(yè)投資熱情,“并非機構的錢不能做,但往往機構資金數(shù)量龐大,實行配資后,政府也要考慮招商引資的實際需求,如果項目容量有限,放更多的錢進來效率并不高”。阿力坦言,從以往政府引導基金的募資結構來看,個人投資者的比例非常低,但在給予一定比例返投支持的情況下,有產業(yè)矩陣抱負的個人LP已經聞風而動。
在較高的返投比帶動下,個人LP參與政府引導基金募集的欲望被有效提振,不過放眼整個募資環(huán)境,募資難依舊是擺在很多機構面前的難題。即便有上述情形,但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也是政策調控的結果,本質上是風險偏好較低的資金正在向風險偏好較高的資金管理方靠攏。
國際創(chuàng)投陳海軍表示,對于GP而言,選擇LP就是選擇合伙人,大多數(shù)GP更愿意選擇資金穩(wěn)定性強,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資源幫助基金成長的LP。政府產業(yè)基金、母基金、保險資金一般具有資金規(guī)模大、投資經驗豐富、風險控制能力強的特點,更加契合私募股權投資募資方的需求。所以風險承受能力弱、缺乏對商業(yè)投資理性判斷的個人LP已經不再受到優(yōu)質GP的青睞。“從趨勢上來看,更多的個人LP開始轉向政府引導基金、母基金等渠道間接進行股權投資。”
據(jù)私募通統(tǒng)計,2018年政府引導基金、VC/PE機構和母基金是私募股權市場上的LP主力,三者占比總量接近50%,特別是政府引導基金和母基金,其比2017年募資占比高出三倍之多。其次,上市公司和企業(yè)2018年募資比例為11%,排名從2017年的第一位落至第四位,募資額相對降低4%;富有家族及個人對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金額占比逐漸提升,相較于2017年募資規(guī)模增加了近五個百分點。
可見,2018年政府類資金在募集方面占到了較高的比重,且個人投資人的出資占比有了歷史性突破。陳海軍認為,這與此前個人LP占比極低形成一定反差。“個人投資者參與一級市場投資也曾經歷過創(chuàng)業(yè)板的造富神話,但類似賺快錢的歷史早已過去,時下要想通過財務投資實現(xiàn)收益并非易事。對于純財務收益的投資而言,會對GP的管理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因此,有政府信用背書的引導基金成了很多人開始抱團的對象。”
不過,這樣也會給大型LP,特別是以政府引導基金為主的母基金在發(fā)揮主動管理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事實上,有些個人LP在出資時,會同基金管理人說明自己的投資意愿,如果雙方未達成一致,合作就很難進展。
山東省某政府引導基金投資總監(jiān)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年來,政府類資金在募集方面占到了較高的比重,而隨著個人LP定制化的投資需求占比提升,很多出資人不僅僅居于幕后出任LP,還逐漸走到臺前成為決策者背后的操縱者。“從基金管理的角度來看,LP在把資金交由專業(yè)的機構打理后,就應該全盤委托和信任對方。如若不然,就會影響管理人的投資決策,也對項目組合的科學配置產生影響。”
可見,風險偏好較低的個人LP在向安全區(qū)靠近的同時,也帶來更多新的問題。陳海軍表示,未來,隨著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中的LP更加規(guī)?;?、專業(yè)化,大體量資金的LP也將隨著其對股權投資專業(yè)能力的提升而風險承受能力逐漸增強,低風險承受能力的短期資金則將逐漸離場,具有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機構LP將在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中占據(jù)更加重要的地位。
更多創(chuàng)投新聞,請關注外光錐創(chuàng)投(微信:waiguangzhui)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