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04 21:32:17
上周五(2月2日),證監(jiān)會新聞發(fā)布會再次說明,根據此前的要求,從產品受理及審核情況來看,基金名稱帶有“港股”字樣的基金產品受理數量有所下降。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肖鴻月
2016年以來,港股市場的慢牛行情讓投資者獲利頗豐,不少基金也爭相“蹭熱點”,將“港股”二字納入旗下基金命名。不過在2017年年中,監(jiān)管機構就做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規(guī)范上述命名的行為。
上周五(2月2日),證監(jiān)會新聞發(fā)布會再次說明,根據此前的要求,從產品受理及審核情況來看,基金名稱帶有“港股”字樣的基金產品受理數量有所下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在《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普通程序2018)》《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簡易程序2018)》里,815只基金中,帶有“港”這個關鍵字的產品僅64只。
上周五的證監(jiān)會新聞發(fā)布會上,有人提問,“2018年1月,滬港深基金提交申報的數量是否出現顯著減少?1月,新發(fā)基金批復中帶有‘滬港深’、‘滬股通’字樣的基金數量,下降比較明顯,請問監(jiān)管層近期是否傾向于放慢這類基金的審批速度,放慢速度是出于何種考慮?”
證監(jiān)會指出,在公募基金產品注冊制下,基金產品申報的數量及類型由基金管理人自主決定,證監(jiān)會定期將產品受理及審核情況在證監(jiān)會官網公示。在市場化的產品申報機制下,出現基金產品申報數量略有波動、每月不均等情況均較常見。
前期,針對部分基金名稱帶有“港股”字樣的公募基金產品并未實際投資港股等情況,監(jiān)管機構制定《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冊審核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進一步明確了基金參與港股通交易的投資比例、人員配備等要求——基金管理人選擇將80%以上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的,應當在基金名稱中列明“港股”字樣;80%以下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港股的,基金名稱不得顯示“港股”字樣。因此,受理及審核產品數量有所下降。
監(jiān)管機構也提及,目前相關產品的注冊工作正有序推進。部分基金名稱帶有“港股”字樣的基金產品,因基金管理人募集申請材料尚未修改完畢等原因,還處于在審階段。
事實上,在2017年12月1日,監(jiān)管機構就做出表態(tài),“前期,在產品注冊審查及日常監(jiān)管中發(fā)現,部分帶有‘港股’字樣的公募基金產品,并未實際投資港股,引起各方質疑。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指引》進一步明確了相關基金參與港股通交易的投資比例、信息披露、人員配備等要求。”
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及深化,內地與香港的資本市場交流越來越多,內地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認識也越來越深。不過,港股市場仍然有很多自身的特點,如果沒有深入了解,草率跟風,那么“踩雷”的風險也不小。
在港股市場兩千多只個股中,有40%以上都是“仙股”,其中也有不少并不以股東利益為重的“千股”。雖然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市場,但港股通標的中也會有“中招”的機會。例如,此前的港股通標的德普科技,就曾在一天時間里股價大跌近90%。
正是由于港股市場的特點,監(jiān)管機構在2017年6月14日發(fā)布了《指引》,規(guī)定基金名稱如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除了應當將80%以上(含)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外,根據基金投資港股的倉位,還要求配備至少1名或2名投資港股經驗2年以上的基金管理人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從市場了解到,本身規(guī)模較大、境外投資產品較為豐富的基金公司,往往對具有一定港股投資經驗人員的配備比較充足。此外,一些中型和小型公司,往往只發(fā)行了1~2只滬港深基金,在人員配置上其實壓力也不大。而對擁有滬港深基金較多的公司,情況就不那么樂觀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