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15-10-13 21:40:50
背著大棗、花生到城里求領導不要摘掉貧困縣的帽子,這可不僅是電影里的橋段,而是現(xiàn)實中頻頻發(fā)生的扶貧鬧劇。近期,這種鬧劇又在廣西馬山縣上演了新的版本。
每經(jīng)編輯 每經(jīng)記者 王辛夷
每經(jīng)記者 王辛夷
背著大棗、花生到城里求領導不要摘掉貧困縣的帽子,這可不僅是電影里的橋段,而是現(xiàn)實中頻頻發(fā)生的扶貧鬧劇。近期,這種鬧劇又在廣西馬山縣上演了新的版本。
根據(jù)國家審計署公布的結果,馬山縣扶貧的問題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把3000多名有車有房的“富人”作為扶貧對象,二是認定真正貧困的608戶實現(xiàn)脫貧。
據(jù)媒體報道,今年以來馬山縣已對縣扶貧辦、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等單位12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不論是誰,只要侵害了老百姓的利益,特別是最困難老百姓這點救命錢,想在這兒占便宜的時候,我們是絕不會放過的。”國家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如是說。
馬山縣政府也在前幾天公布了初步審核的結果,判斷審計署所說的3119名不符合扶貧建檔立卡標準非貧困對象享受扶貧政策的,有71人因家庭人員殘疾、患病、上學等原因仍然符合貧困線標準,其余3048人已超過貧困線標準。
一戶兩車也成了扶貧對象
我國現(xiàn)行扶貧標準是2010年不變價的2300元,每年都會根據(jù)物價指數(shù)等因素相應調整,2014年的標準是2736元。
年均收入低于2736元是什么概念?除以12就是月均收入少于228元,除以365就是日均收入還不到8元錢。一天賺8塊錢,恐怕很多讀者都難以想象這日子該怎么過。
《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查閱馬山縣政府網(wǎng)站得知,這是一個國家一級貧困縣,2012年總人口55.26萬,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超過了50萬,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65元,而同年全國平均水平接近8000元。也就是說,馬山縣普通農(nóng)民每天的收入也不過十三四塊錢。
馬山縣帶著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可以得到怎樣的好處呢?中國人民大學反貧困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貴介紹,貧困縣可以得到的利益,僅直接的扶貧資金每年少說也有四五千萬,還有很多其他間接的優(yōu)惠不能直接用錢來衡量。
習總書記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看看上面的數(shù)字不難想到,這個縣的老鄉(xiāng)們離全面小康差距可是不近。
從這個角度想,雖然達不到貧困標準,也許馬山縣扶的這些“貧”也的確不富裕。
事實卻并非如此。根據(jù)審計署公布的信息,馬山縣認定的扶貧對象有3119人不符合標準,其中有343人屬于財政供養(yǎng)人員,有2454人購買了2645輛汽車,有43人在縣城購買商品房或自建住房,有439人為個體工商戶或經(jīng)營公司。
2000多人有2000多輛車,甚至還有一戶兩車的情況,更難以想象的是,享受扶貧政策的人中,還有300多個是拿國家工資的。
不過據(jù)人民日報報道,這3000多個不符合貧困建檔標準的“貧困人口”是在去年7到8月建檔立卡時確定的,只有116人享受了扶貧政策,共計資金35.06萬元。
汪三貴介紹,馬山縣的問題并不少見。他接著說,我國扶貧一直都是“造血”和“輸血”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幫助貧困人口主動脫貧,另一方面也給予直接補助,而在這個過程中一旦缺少外部的制度安排和程序保障,“優(yōu)惠資源誰都想要”,也就有了尋租的空間。
在大多數(shù)當?shù)乩相l(xiāng)并不富裕的情況下,馬山縣在2014年給3119人建立扶貧檔案,而這3119人中,有的受財政供養(yǎng),有的買房買車,還有一些有自己的公司,這其中的貓膩不難揣測。
面對國家審計署給出的數(shù)字,馬山縣宣傳部部長黃子江也承認,去年扶貧指標分配下去后,由村一級進行入戶調查,或者由村民自己主動申請,工作中確實有干部工作作風不嚴、不實的問題,識別不準的情況。
據(jù)媒體報道,今年以來該縣已對縣扶貧辦、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等單位12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脫貧數(shù)字也有造假
“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這是習近平在今年“兩會”期間所做的指示,“扶真貧”是沒做到了,可各種報道都說馬山縣脫貧工作做得非常好,是不是當?shù)匾呀?jīng)沒有那么多貧困人口需要幫助了?
答案是NO!公開資料顯示,馬山縣是國家一級貧困縣,到2020年還面臨著10萬人口的脫貧任務。
當?shù)孛襟w之前報道,馬山縣有39個村是“十二五”期間整村推進的貧困村。根據(jù)馬山縣上報的情況,目前已有14個村,兩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
在這么短時間內(nèi),這么多人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這工作不可謂不力。然而實際情況卻是,脫貧的數(shù)字也有造假。
根據(jù)審計署公布的信息,為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馬山縣2014年度將人均純收入低于國家農(nóng)村扶貧標準2736元的608戶、2272人認定為脫貧,占脫貧戶數(shù)的9.10%。
而對于608戶在2014年被認定已經(jīng)脫貧的貧困戶,馬山縣給出的核查結果是,其中595戶2231人已脫貧;13戶41人仍未脫貧,已納入扶貧對象范圍。
汪三貴介紹,扶貧資源到不了真正的窮人手中,這在多地都是長期存在的問題。在我國一些地方,貧困標準不僅僅是2300元這一條線,還包括房產(chǎn)情況、就業(yè)情況等很多具體的標準,這就減少了不法分子操作的空間。
馬山縣政府網(wǎng)站10月10日發(fā)布公告稱,已于9月初對有關情況進行了初步核查。
核查的結果顯示,不符合扶貧建檔立卡標準的非貧困對象享受扶貧政策的3119人中,有71人因家庭人員殘疾、患病、上學等原因仍然符合貧困線標準,仍保留其貧困人口信息;其余3048人已超過貧困線標準,已于9月全部暫停其享受扶貧政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