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2 01:02:16
中國經濟未來要創(chuàng)造一條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之道,就必須強化我國金融體系資源配置的能力,有效地將過度集中在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引導到具有穩(wěn)定收益增長的實體經濟部門中,而不是過度依賴基礎貨幣的投放來支撐城鎮(zhèn)化的進程。
◎孫立堅(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
央行近日發(fā)布2013年一季度金融數據。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03.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7%。人民幣貸款增加2.76萬億元,同比增加2949億元。從這組數據中,我們能解讀出以下幾個重要信息:
首先,基礎貨幣的投放正在不斷增加,不能否認很大一部分來自這幾個月外匯占款明顯增加所導致的結果。在以往,央行都會采取非常積極的對沖政策加以緩解,但是,今天這組數據告訴我們,央行的不完全沖銷行為,事實上釋放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央行正在容忍基礎貨幣投放的增加。
其次,由于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深入,影子銀行監(jiān)管力度加大等原因,再加上基礎貨幣增加的推力,向銀行體系內回流的資金增加得就十分明顯,這大大增強了銀行放貸的能力。于是,新一輪地方投資的資金需求和銀行為擺脫利差縮小的壓力而產生的內在逐利性的放貸沖動,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今天2.76萬億元的新增貸款規(guī)模。
第三,數據同方向的變動,很有可能增強市場對未來通脹上升的預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是抗衡通脹的投機性資金會不斷增加,哪怕今天暫時因投資機會不多而回流的資金在增加,一旦將來金融市場高收益投資機會出現,脫媒現象就會非常嚴重。這也造成央行無法收緊銀根以滿足銀行體系對流動性的需求。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實體經濟不斷出現的 “錢荒”現象,倒逼央行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由此造成的虛擬經濟不斷增加的“資金沉淀”問題,就像一顆隨時會爆發(fā)的定時炸彈,破壞央行未來宏觀調控的能力。
事實上,我國央行并不缺乏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今天他們最缺乏的是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今后各級政府部門應該深入了解貨幣的經濟規(guī)律,積極配合央行來履行嚴格的“獨立性義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盤活資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經濟發(fā)展的質量,避免過度投資或投資不足給中國經濟造成損害。
中國的問題性質和美國不一樣,盡管我們今天都處在經濟發(fā)展的低谷階段,但他們的主要矛盾不在于經濟基本面的結構性問題上,而在于金融危機破壞了經濟運行所需要的正常價格規(guī)律上,美國的技術創(chuàng)新、金融財富創(chuàng)造的能力仍然大部分完好無損。只要資產價格修復,美國仍然會變得很強大。所以,他們采取非傳統(tǒng)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就是為了修復被破壞的價格體系。我們的問題是發(fā)展階段和增長方式所共同造成的結構性問題,不可能用單純的貨幣增發(fā)方式加以解決。退一萬步說,即使美國貨幣政策也不能解決他今天所面臨的高失業(yè)的問題,但其造成的副作用要比我們小很多。因為我們不是國際貨幣,無法提升我們對外的國際競爭力,反而造成國內通脹現象更為嚴重。
中國經濟未來要創(chuàng)造一條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之道,就必須強化我國金融體系資源配置的能力,有效地將過度集中在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引導到具有穩(wěn)定收益增長的實體經濟部門中,而不是過度依賴基礎貨幣的投放來支撐城鎮(zhèn)化的進程。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量提高和實體經濟部門的盈利能力是正向互動的,反過來,如果我們的金融服務能力不到位,城鎮(zhèn)化的建設等過度依賴貨幣政策的支持,那么,我們會發(fā)現它不僅不能增強企業(yè)的盈利能力,反而因為資源價格上漲、通脹預期強化、資產泡沫嚴重等“寬貨幣”的不良后果,使得企業(yè)在實體經濟部門的投資收益不斷惡化,“錢荒”和“錢流”并存的問題也更加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但是,筆者認為 “寬財政”的做法,如果方式對頭,比“寬貨幣”對經濟發(fā)展促進的效果要好很多。如果財政支出政策能聚焦在給企業(yè)減稅和改善民生的公共投資上,而資金的來源來自于政府有效的發(fā)揮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把虛擬經濟集中的“錢多”而造成的泛濫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錢荒”的部門。那么,企業(yè)成本的下調和消費者休閑支出的增加,就會大大緩解中國經濟因外需萎縮而不斷下滑的風險。至于暫時造成的政府財政平衡的壓力也完全可以站在“跨期平滑”的視角上加以解決,即用明天經濟繁榮時的稅收增長來彌補今天財政收入減少的問題。不管怎樣,千萬不能效仿歐美日,用今天寬松的貨幣政策來解決中國經濟今天結構失衡所產生市場活力不足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