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91天堂嫩模在线播放,国产免费小视频在线观看,久久免费公开视频,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日韩不卡在线视频,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基金調研新動向:消費醫(yī)藥降溫 能源化工受捧

2010-10-24 22:13:52

每經記者  李新江

        截至10月22日,共有109家深圳主板上市公司和170余家中小板公司公布了三季度報告,根據這些報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xiàn)7月份以來,公募基金調研的目標發(fā)生了轉向,能源、化工和新興產業(yè)等個股受到追捧,同時醫(yī)藥股、大消費等上半年炙手可熱的板塊開始降溫。

能源、化工和新興產業(yè)受追捧

        三季度,上半年機構調研熱情最高的大消費概念、熱點行業(yè)概念降溫,能源、化工和新興產業(yè)等板塊個股得到眾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已經披露的近300家深交所上市公司中,機構頻頻現(xiàn)身調研的有近百家,其中基金參與的超過60家,這當中,能源、化工和新興產業(yè)個股最為熱門。

        身兼煤炭化工概念和新能源概念的遠興能源成為機構調研的  “香餑餑”,從8月份開始,華夏基金、銀華基金、嘉實基金和大成基金等10家機構投資者接踵實地調研該公司的生產狀況。數據顯示,這已經是華夏基金年內第二次調研該公司,值得關注的是,王亞偉執(zhí)掌的華夏大盤在二季度曾強烈看好該股,并躋身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不過三季度末已經平倉離開。

        煤炭石油概念股國際實業(yè)7月份之后也迎來基金調研的高潮,大成基金、廣發(fā)基金、長城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以及三井助友資產公司、SMC中國基金、合眾人壽等境內外機構投資者多批次前往調研。

        記者查閱深交所信息發(fā)現(xiàn),一些個股在機構調研前后不久曾遭到機構席位的強力買入,化工化纖板塊中西部大開發(fā)概念股英力特在7月12日接待招商基金實地調研,調研前后的7月10日和7月13日,多家機構席位分別強力買入該股5000余萬元和4100余萬元。

        與此同時,機械行業(yè)股山推股份、鋼鐵股金嶺礦業(yè)、新能源概念股西北化工等7月份之后也紛紛迎來機構投資者密集調研。不過,也有一些個股在機構調研后遭到減持,新能源概念股石油濟柴曾于8月9日接待華夏基金實地調研,不過華夏大盤于三季度退出該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深交所交易信息披露顯示,在接受調研一個月后,9月10日,該股登上交易龍虎榜,游資買入機構拋出跡象明顯。

大消費、醫(yī)藥降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曾在上半年遭到機構投資者追捧的大消費和醫(yī)藥類個股,進入三季度后機構調研熱情明顯降低。

        白酒龍頭行業(yè)五糧液三季度僅迎來易方達和匯添富兩家基金公司調研,與上半年機構接踵而至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上半年五糧液吸引了9批次數十家基金公司造訪,僅4月16日一天便有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廣發(fā)基金等多家公司調研。

        商業(yè)連鎖行業(yè)個股通程控股三季度未迎來機構調研。而在上半年,雖然基金公司鮮有調研,不過券商曾多次到訪。不過在消費概念股中,也不乏一些個股仍然受到機構關注,上半年基金調研熱情并不高的酒鬼酒三季度受到機構追捧,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信誠基金等14家機構投資者前來調研。

        調研熱情落差最大的當屬醫(yī)藥股,已經披露三季報的醫(yī)藥概念股西南合成、中匯醫(yī)藥、領先科技和普洛股份等公司均未有基金前來實地調研,而在上半年,作為基金調研熱情最高的行業(yè),調研公司比例一度超過30%。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機構調研降溫不僅針對大消費概念個股,上半年曾遭到機構搶籌的一些個股,在三季度震蕩行情中,漸漸淡出基金了的調研視線。一度炙手可熱的鋰電池概念股佛塑股份門可羅雀,僅8月27日接待金元比聯(lián)一家基金公司實地調研,與二季度機構扎堆密集前來相比顯得有些慘淡。

ST股調研不冷門

        雖然基金股票池“理應”避開ST股,不過也有基金經理不走尋常路。ST皇臺三季報顯示,博時、中郵、興業(yè)等共11家基金公司的調研人員在三季度實地考察了該公司,中郵基金更是在7月底、9月中旬兩次前去調研。隨后,中郵核心優(yōu)勢、中郵核心優(yōu)選三季度合計持有ST皇臺超過1000萬股,興業(yè)趨勢基金也在三季度布局該股95萬股。

        此外,*ST南方三季報顯示,易方達、匯添富兩只基金在今年9月8日實地調研公司,不過這兩家公司此后并沒有大舉買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lián)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