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保證金交易不是買保險
2010-01-27 04:33:08
黃湘源
50萬保證金高不高?這并不是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關鍵。關鍵是50萬保證金只是進入股指期貨的初步門檻,買的并不是保險。
50萬,在股市大概勉強可以擠入“中產(chǎn)階級”,但在股指期貨市場,50萬的保證金賬戶,至多只能算小散戶。即使按照現(xiàn)在的規(guī)則,滬深300指數(shù)的一手合約大約相當于100萬,12%的保證金就是12萬,如果提高到15%,則需要15萬。50萬保證金賬戶并不意味著就可以一次性買足3手合約,而是一種保障性底數(shù)。問題是,50萬的保證金非但不等于買保險,相反,如果所買入的合約發(fā)生交易性虧損,投資者仍然需要有足夠的后續(xù)資金,以保證他的每一手合約在其保證金賬戶里都有足夠比例的保證金,如果沒有,就有被強制平倉的危險。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筆者始終認為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提法有不妥之處,不妥在如果50萬保證金的定量被誤認為就是對所謂 “適當投資者”的定性,那么,對于那些只熟悉保險和股票而并沒真正理解期貨保證金交易的投資者來說,豈不是一種誤導?
保證金交易充分體現(xiàn)了股指期貨的杠桿性特點,它是一把雙刃劍,在放大收益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保證金的門檻到底定在50萬還是30萬,當然不是不可以討論,但是,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能離開目前作為股指期貨合約標的的滬深300指數(shù)目前的體量和它所處的指數(shù)位置。如果不顧合約標的在市場交易過程中對保證金的具體需要,而只是沖著股指期貨放大收益的作用而放低身架,對于不少資金量較小的投資者來說,并不是什么利好。如果保證金賬戶的資金量過低,在股指期貨合約發(fā)生虧損時,就很容易發(fā)生爆倉風險。
那么,也許有人會說,為什么不設計一些 “迷你型”的合約標的,讓更多的中小投資者也能參與呢?不錯,如果股指期貨的合約標的小一些,即使同樣需要12%~15%比例的保證金,總的保證金額度也可以降下來不少。不過,創(chuàng)業(yè)板的交易實踐告訴我們,盤子小了,市場被操縱的可能性也就相應加大了。這不是意味著市場風險的縮小,反而將大大地增加。
由于保證金交易所具有的杠桿性特點,資金量較小的投資者一般不大適合直接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是,由于股指期貨從根本上改變了現(xiàn)貨市場的一元化操作模式,股指期貨也不能把保證金交易的門檻簡單地視為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事實上,即使從整體市場的角度看問題,保證金交易非但不等于為市場的穩(wěn)定買了保險,反而加重了管理層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責任。在股指期貨的時代,大資金操縱的風險,依然是有可能對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造成極大傷害的主要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jīng)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